今天: | ![]() ![]() |
昨天: | ![]() ![]() |
總計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a1
海豚蓋王宮
民國五十八年一月二十四日中午,正值春節前夕,天氣異常晴朗、風和日麗,完全不像冬天,海上的漁船因捕不到魚,也紛紛歸航。
船隻航經桶盤嶼往外垵眺望,發現從西流到內垵海灣長達上千公尺的水面上,有好幾千隻海豚一排排的往外垵跳躍前進,漁船紛紛穿越過海豚準備回外垵灣內下錨。到了灣內,「新喜源號」水手坤池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激動,大聲叫道:「大家一起去趕海豚!」,船長亦忍不住的跟著呼喊,船隻於是紛紛轉向,漁船排成陣列,用力敲擊船身發出聲響,逼使海豚繼續向外垵海灘前進。海豚順利進入灣內後,「新利進號」和「天德祥號」開始下網將海灣圍住,就這樣海豚被圍困在灣內與淺灘上。
全村的人不管男女老幼,從未見過這麼壯觀的場景,大家雀躍、歡呼,所有的大人好像都變成了小孩,有的跳到水裡抱著海豚,有的騎到海豚背上當海王子,海灘變成了動物樂園,當晚成了海豚嘉年華夜。
隔天從馬公來的大船開進海灘,將圍捕的海豚運送到高雄販賣,賣的錢用來蓋正在進行重建的溫王宮。聽老人家說,在這次之前的四十六年前,也有類似的情況,那次碰巧也在重蓋溫王宮。因此村民相信每當蓋溫王宮時海豚必會來朝聖、幫忙。
幾年前溫王宮又重建了,大家都在猜海豚這次會不會來?答案揭曉,海豚真的來了,但因為灣內海灘已被海港取代,加上海豚已列為保育動物,所以這次的朝聖有了完美的結局,朝聖者不再被當為貢品,而能遊回大海,述說王宮的富麗堂皇。
後記:
a1-1:溫王宮前沙灘上的海豚。照片中的日期誤植為1968年,正確應為1969年。呂克輝老師拍攝,呂老師為50年代本村少數有照相機的人士。
a1-2:被圍捕的海豚奔躍向前。
a1-3:右上方橢圓形的船,為外地請來載運海豚的船。
a1-4:村民搖櫓合力圍捕海豚。
a1-5:箭頭下方的建築物,即為興建中的溫王宮。
a1-6:漁船與小艇排成陣線防止海豚脫逃。
a1-7:海豚被迫上岸,擱淺在淺灘上。
a1-8:村民搖櫓合力圍捕海豚。
a1-9:海豚圍捕完成後,船隻各自散回。
a1-10:民58年重建的溫王宮,92年元宵節前攝。
a1-11:民94完成的溫王宮。
a1-12:58年1月25日,海豚圍捕隔天,建國日報刊載。
a1-13:58年1月25日,建國日報大篇幅刊載。
a1-14:58年1月26日,建國日報記者已搭船至外垵拍照、訪談,看到村民用漁網纏住海豚,再用繩索綁住。
a1-15:58年1月26日,建國日報刊載:象徵好運的海豚!但現在想想他最後的結局-為王犧牲。
a1-16:58年1月26日,建國日報刊載:人小魚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