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: | ![]() ![]() |
昨天: | ![]() ![]() |
總計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a4
太陽帝國的海軍港-窩裡
光榮天皇變成肉彈攻擊
1944年10月19日,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,歐洲德國的希特勒已走到末日,日本帝國也在太平洋戰場上連連敗退,瘋狂的日本人,肯承認、接受自己的失敗嗎?不!從小就被灌輸「忠君思想」、「為天皇戰死」、「大日本帝國」的光榮意識,終於使得末路的日本軍人,想要與世界玉石俱焚,要這個世界和他們一起陪葬。
於是,日本海軍大將大西沉瀧次郎在馬尼拉近郊的克拉克空軍機場,召集第一航空艦隊第201航空隊,組成「神風特攻隊」,要以「肉彈攻擊法」,轟沉美軍的軍艦,許多年輕軍人便紛紛步上了「為天皇捐軀」的道路。
除了在空中的「肉彈」外,在海上也有肉彈-「震洋特攻隊」,第一艘震洋攻擊艇在1944年5月下水。這種特攻隊小艇用木材夾板打造,長約五公尺、寬一點五公尺,重約一噸,可裝載五百公斤炸藥,速度可達二十五節,從外垵到馬公約十分鐘就可抵達,由於外形像雞蛋,又稱為「肉豆船」。
震洋特攻隊的小艇要藏在哪裡呢?才能出其不意的偷襲美軍來澎的艦隊呢?外垵的窩裡,是當時考慮的「格納濠」(藏身基地)。
良田美井變成震洋軍港
外垵地形如同一畚箕形狀,畚箕的出口即海灣,而畚箕的最裡面稱為「窩裡」,其出海溝稱為「窩溝」,窩裡因其地形最低,且三面環山,水流由四面八方匯流到此,滿溢的積水,常使得此處成為一片汪洋,豐沛的水源,造就美井,彎腰就可取水,成為種植蔬菜的良田。
相傳日軍看中窩溝-窩裡地形,即計畫挖深窩溝來作為海道,並打通凱仔城,再挖深窩裡,成為南北皆可行駛攻擊艇的「格納濠」。
但由於工程較大,要使用的人力較多,加上時間上可能來不及,所以此計劃到後來就無疾而終。
後記: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共組成147支震洋特攻隊,部署自殺小艇6200艘。澎湖是其編制的第24、25和105部隊基地。2010年4月在內垵的牛心灣共發現三處格納濠。此消息在2010年4月6日的中國時報亦有報導。筆者猜測牛心灣格納濠的建立,可能是外垵窩裡格納濠取消的重要原因。
a4-4:水上特攻隊
a4-5:「肉豆船」
a4-6:伏龍特攻隊
a4-7:神風特攻隊
a4-8:神風特攻隊
a4-9:水上特攻隊介紹
a4-10:發現內垵水上特攻隊「格納濠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