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: | ![]() ![]() |
昨天: | ![]() ![]() |
總計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b5
仆史營抔銀票【台語版】
較早聽講仆史營這個所在有足濟的白銀,毋閣欲得這白銀个主人是要『三十歲公、三十歲婆』个翁某才得會著。另外有一句笑話『一流狗母毋去釣,欲去仆史營抔(put)銀票』是有一个人伊欲去釣狗母魚聽講仆史營有足濟个白銀,伊甘願毋去釣,提布袋欲去抔白銀,才會留下這句笑話。
仆史營 藏金銀【國語版】
很早以前,一艘載滿金銀財寶的大船,行經西嶼附近,遇到風浪,船隻被海浪打到外垵的水仔礁附近,擱淺的船隻,損毀的太嚴重,無法修復,於是,船員們就把船上一箱一箱的金銀財寶,趁夜搬到山上,因為臨時無法處置這麼又重又多的金銀,又怕別人知道來偷來搶,船員想了一個方法:把金銀財寶全部埋起來,並放置一尊土地公來看管地下的財物。財物安置好了之後,船員們就先行搭船返鄉了,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,也沒再回來了。
這些藏在地下的寶藏,不知是如何走漏風聲,有人知道後就偷偷的要來挖,挖啊挖,總是挖不到,這時土地公出現了告訴他們:「這些白銀是要給三十歲公、三十歲婆的人」,這些人聽到後就知難而退,從此流傳「仆史營抔銀票」的傳說。
俗諺1:『仆史營抔銀票』:意指妄想不勞而獲,做白日夢。
俗諺2:『三十歲公、三十歲婆』:意指很難遇到的人和運氣,例如:你可以說:「樂透頭獎,是留給三十歲公、三十歲婆的人」。
後記一:仆史營傳說的另一種可能:仆史營這個地方,有可能是清朝初年的軍事基地,清軍為了不讓居民到此窺探,因此設置禁令,加上附近軍事設施如煙火台、營房、大砲等等,使得此處成為神祕的地方,居民開始猜測、揣摩、想像等等,慢慢的形成這個傳說。
後記二:李有遠老師說:有『三十歲公、四十歲婆』此一詞的說法,但無『三十歲公、三十歲婆』一詞的說法,以前多「某大姐」的時代,媒妁之言,妻子的年齡大於丈夫,這種早婚的組合成果實在不多,故『三十歲公、四十歲婆』意指,機率太少、太難得了。
b5-1:現今的仆史營仍為軍事重地所在,其神秘的面紗依舊無法進入揭開。
b5-2:外垵的水仔礁附近,相傳是載滿金銀財寶的大船擱淺所在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