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: | ![]() ![]() |
昨天: | ![]() ![]() |
總計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b7
羅王砌凱仔城
外垵在凱仔這個地方堆砌了兩道石牆,左右相會的地方相交疊而讓出一個通口,稱為凱仔門,但遠從正面看,因相交疊並無法看出凱仔門,此處亦稱為凱仔城,替外垵抵擋了強冷的東北季風。為何要蓋凱仔城?這與羅王的指示有關。
古時後,溫王宮舉行請王大典,有一次請到大千歲,大千歲羅王一降臨就附在乩童身上,告訴村民要砌蓋凱仔城,他說明:「外垵地形是個畚箕穴,此穴非常好,易生財聚財,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凱仔這個地方,破了一個洞,使得錢財留不住,因此必須砌一座石牆把這個缺口補起來,錢財才能滾滾而來,堆積在社內,不再外流……」,村民聽了羅王的話,馬上堆砌凱仔城。
凱仔城蓋完後,果然連續幾年漁獲都是大豐收,且村民無災無難,豐衣足食,為了感念羅王,村民多雕一尊羅王像來感懷祂 。這個典故稱為「羅王砌凱仔城」。
備註一:唐朝初年,為建立開國帝業,連年征戰,征東時死了許多將領,尤其在摩天嶺一役,死亡更加慘烈;唐太宗有次特殊的旅行「遊地府」,遇到這些將士,心感悲悽,將摩天嶺一役死亡的將領36位封為國公,並令其有「遊山吃山,遊府吃府」的特權,羅通為36位國公之一(李有遠口述)。有關王爺的傳說,亦有其他說法,圖書館的書可以找到。
b7-1:兩牆擋風補地形缺口,稱為凱仔城,圖中轎車停放處。
b7-2:遠眺方山,仍可看出凱仔城缺口,缺口上為海平面。
b7-3:凱仔城北邊為海邊,強烈東北季風從此缺口吹入。
b7-4:從海上遠眺凱仔城的缺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