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: | ![]() ![]() |
昨天: | ![]() ![]() |
總計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c2
火燒籠口
澎湖孤懸海外,地方狹小,自古以來就是天高皇帝遠的化外之境。在這個權力真空的地方,卻擁有龐大的海上貿易商機,海盜坐擁強大的武力,長期主宰了澎湖海域,使得澎湖成為海盜天堂。
明朝開國以後曾經與海盜打了十六年,最後宣布放棄澎湖;荷蘭人統治時期也常受到海盜的阻撓,其中最出名的海盜頭就是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。如果說「北海小英雄-維京人」的故鄉--挪威是歐洲的海盜代表,那麼澎湖可說是亞洲區的海盜巨人。
海盜巨人在澎湖留下的故事,並不像維京人的小威那樣具有圓桌武士般的俠義精神,而是一些喪盡天良、欺壓民婦的壞事:有七美的「七美人塚」,另外在外垵的籠口也有類似的故事,鮮為人知。
傳說古早以前,有一批海盜遊蕩到外垵,見到一個容貌不錯的婦人,起了色心,就圍上去調戲,婦人害怕,拼命的跑,跑到了籠口,靈機一動就往大籠的狹道一直鑽進去,海盜見大籠又窄又暗,伸手不見五指,走了一會兒就不敢進去了,退出來後,就守在外面,威逼利誘使盡各種方法想要騙婦人出來,但始終得不到一點回應。海盜們使出殘忍的殺手鐧-火燒煙燻,大量的煙吹進了大籠,火持續燒了許久,卻始終看不見婦人出來,最後海盜就放棄了,婦人是生是死也就成為一個謎。
後記一:「籠口」又稱為「海賊窟」就是因為這段傳說,阿敏伯在小時候聽老人家述說,深深的記在腦海裡,每當經過籠口時,腦中自然浮現「恐怖故事」的影像,加快他爬過小籠口的速度。(許敏富口述)
c2-1:最外的玄武岩柱裂縫為大小籠入口,為婦人逃入處。
c2-2:小籠另一邊出口(岩柱底三角形的黑洞)
c2-3:大小籠入口,進去後大小籠再分岔。
c2-4:大小籠分岔口,右邊較黑處為大籠,左邊為小籠。
c2-5:小籠,依稀可看見另一邊出口處有光線。大籠則完全看不見,故無拍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