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:::
教育111專案

好站推薦
到訪人數
今天: 7373
昨天: 9191
總計: 350777350777350777350777350777350777

圖片跑馬燈
國中組_第四名_薛宸逸
國中組_第四名_薛宸逸
國小低年級組_第四名_陳正欽
國小低年級組_第四名_陳正欽
幼兒組_第三名_葉騏瑞
幼兒組_第三名_葉騏瑞
國小低年級組_第二名_洪宥騏
國小低年級組_第二名_洪宥騏
國小中年級組_第三名_謝中立
國小中年級組_第三名_謝中立
國中組_第五名_薛宸芯
國中組_第五名_薛宸芯
國小低年級組_第五名_李又恬
國小低年級組_第五名_李又恬
國中組_第三名_許仲葳
國中組_第三名_許仲葳
國小高年級組_第一名_李又成
國小高年級組_第一名_李又成
LINE_ALBUM_海飄島嶼藝術體驗海廢化石考古隊_230503_7.jpg
LINE_ALBUM_海飄島嶼藝術體驗海廢化石考古隊_230503_7.jpg
:::

22. c4-水上浮奇石

c4

水上浮奇石

《澎湖紀略》收錄台灣舉人陳輝停靠外垵海灣時作的一首詩:

海中青嶼裏,一片帶春煙,水上浮奇石,天涯泛小船。波迴蒼靄外,村在白沙邊。客棹經過處,懷人意惘然。

    詩中所說的「水上浮奇石」,可能是指外垵西流附近(燈塔跤-佛石口-田仔下-籠口-尖仔)矗立在水中石頭,我們的祖先曾經形容其景象為「十八支娘傘花」,每一支娘傘花代表一塊矗立在水中的奇石,而各有其名字,依其排列順序編成一首歌謠。伯曾經聽其父親唸唱過,當時他覺得不以為意,聽聽就算了,沒想到這是先人智慧的結晶,失傳了再也找不回來了。

    另外爺爺聽說,在田仔下這一帶有七支娘傘花(可能是十八支其中七支)。筆者出海拍攝時,快艇沿著海邊繞行,看見海上浮奇石的景象,不免好奇的想要證實一下到底是不是真的剛好有十八塊或七塊。在田仔下一帶的浮石好像真的有七塊,但因黑貓頭崩落的石頭多,故數起來的數字可以為七、八、九不等;如再加上燈塔跤一帶的三塭礁(3塊)、孤獨石過流石六角帽海黥石、及附近失去名字的浮石4塊,剛好十八塊。上述的算法是一種。不過根據伯的說法:十八娘傘花是從尖仔開始算至燈塔跤,這一帶浮石的數量超過十八塊,因此這十八娘傘花的算法可能是需要在海上的某一個角度,一眼望過去的數字,其距離從哪裡到哪裡,漲潮退潮時石頭浮出的高度等因素,來決定數量。

 

十八支涼傘【台語版】

《瓊林-天文增篇》說:「逐涿野中之雲,綵分華蓋」,蚩尤黃帝大戰於涿鹿,忽然天頂出現一蕊一蕊的彩雲,好似涼傘蓋住了黃帝

西嶼地形就像一尾龍,外垵是龍頭,在龍頭的前端海域,即為西流西流的海湧若龍在絞水。龍是代表皇帝-君王,有君便有臣,有皇帝就有朝臣,自然這尾龍邊仔就浮出了一頂六角帽,也浮出了十八塊石頭,好似十八支涼傘,也就是十八位秀才;聽說此處地理後來受人破壞,使得外垵無法出現達官要人,甚至帝君。這十八支娘傘的名稱,因缺乏文字記載已經遺漏失傳。

 

 

c4-1:細數照片中的石頭,猶如爺爺所說:田仔下這一帶有七支娘傘花。

 

c4-2:從尖仔籠口一帶的海上浮石

 

c4-3燈塔跤一帶的海上浮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