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:::
教育111專案

好站推薦
到訪人數
今天: 7272
昨天: 9191
總計: 350776350776350776350776350776350776

圖片跑馬燈
LINE_ALBUM_海飄島嶼藝術體驗海廢化石考古隊_230503_8.jpg
LINE_ALBUM_海飄島嶼藝術體驗海廢化石考古隊_230503_8.jpg
LINE_ALBUM_海飄島嶼藝術體驗海廢化石考古隊_230503_6.jpg
LINE_ALBUM_海飄島嶼藝術體驗海廢化石考古隊_230503_6.jpg
幼兒組_第六名_陳郁觀
幼兒組_第六名_陳郁觀
國小高年級組_第一名_李又成
國小高年級組_第一名_李又成
幼兒組_第一名_莊婧孜
幼兒組_第一名_莊婧孜
國小低年級組_第一名_莊榮宏
國小低年級組_第一名_莊榮宏
幼兒組_第二名_王和詠
幼兒組_第二名_王和詠
國小高年級組_第三名_謝心悅
國小高年級組_第三名_謝心悅
國小中年級組_第二名_謝宜均
國小中年級組_第二名_謝宜均
國小中年級組_第三名_謝中立
國小中年級組_第三名_謝中立
:::

24. c6-登天獨國告官爭滬

c6

爭天奪國  告官爭滬

    俗話說:「人行嘴水,魚行流水」,在佛石口燈塔下的四個石滬,由於岬角地形,水流在此交會,湍急洶湧,因此聚集了許多的魚,自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。但因水流、水深等因素,原先只在佛石口靠東側較淺的地方,砌造「東滬」和「中滬」。

    祖先秀才許田有鑒於小少有石滬,生活貧困,因此就邀集了許多同姓的宗族,在中滬旁砌造新的石滬-西滬,西滬完成後,劃分「二十姓位」給參與建造的二十位小人家。

    西滬建成後,匯集的水流開始改變方向而直通西滬,使得漁獲大豐收,與其旁的東滬和中滬形成強烈的對比和落差,擁有這兩個石滬的「中人」(大)認為西滬影響了漁獲,且大本應優先具有砌建西滬的權利,所以應該也能擁有西滬,雙方就此爭執不休,一狀告上了福州官府。

    態度強悍的中人五兄弟,一見到「大人」氣憤難當的講述此事,並揚言如果不把西滬拆除或改變歸屬權,兄弟其中一人將要與許田同歸於盡。但許田並不示弱屈服,「大人」一看情勢不對,質問許田:「你爭天奪國,告官爭滬,有萬年的佛石口,無你萬年的許田。」,許田回答說:「我爭天奪國,雖無萬年的許田,但有萬代孝念我的子孫!」。官府最後判決,西滬所有權歸屬許田,並加附記:如果中人不服,決意要與許田同歸於盡,就要斬斷五兄弟的手。西滬的爭奪由於此次告官事件,滬權大致底定,一直到今天。

 

後記一許田的子孫伯,承傳西滬的產權,並將產權紀錄放在一個紅色的盒子,裡面有石滬圖形、週邊石頭名稱等等的詳細記載。後來因為石滬的沒落,這個盒子也因此不受重視而遺失了。萬年許田所分到西滬的位置,是最好的位置,也是87歲的伯年少時常滿載而歸之處,敘述故事的時候,伯滿懷驕傲與感懷,許田是他心目中的英雄,藉由他的傳述,英雄不死,永留後世。

 

 

c6-1:原先在佛石口只有「東滬」和「中滬」,後來又增加「西滬」和「新滬」(右邊二個)。

 

c6-2:西滬

 

c6-3:夕陽美景照石滬,西滬故事永流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