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:::
教育111專案

好站推薦
到訪人數
今天: 7272
昨天: 9191
總計: 350776350776350776350776350776350776

圖片跑馬燈
國小高年級組_第五名_葛侑軒
國小高年級組_第五名_葛侑軒
國小低年級組_第六名_林宜蓁
國小低年級組_第六名_林宜蓁
國小中年級組_第六名_呂育嫻
國小中年級組_第六名_呂育嫻
LINE_ALBUM_海飄島嶼藝術體驗海廢化石考古隊_230503_6.jpg
LINE_ALBUM_海飄島嶼藝術體驗海廢化石考古隊_230503_6.jpg
國中組_第三名_許仲葳
國中組_第三名_許仲葳
LINE_ALBUM_海飄島嶼藝術體驗海廢化石考古隊_230503_8.jpg
LINE_ALBUM_海飄島嶼藝術體驗海廢化石考古隊_230503_8.jpg
國小低年級組_第三名_郭靖童
國小低年級組_第三名_郭靖童
國小中年級組_第五名_張芯慈
國小中年級組_第五名_張芯慈
相片封面.jpg
相片封面.jpg
國中組_第四名_薛宸逸
國中組_第四名_薛宸逸
:::

26. c8-西流驚濤之過西流

c8

西流驚濤之過西流

站在佛石口的海邊,常會使人有種不安的恐懼。因為不管在視覺或聽覺上,四周都有恐懼的因子。

從北邊山上看,盡是由裸露石柱形成的懸崖峭壁-「崩山」,大大小小的石頭散落其間,望上去有些石頭或岩柱好似隨時會滑落或崩解;往南面岸邊看,各式各樣怪石矗立其中,有形狀像鯨魚的海鯨石,像帽子的六角帽、像烏龜的龜鱉石等等。再往前面的海域看更是怵目驚心,大片的急流奔流至此處,不斷的捲起浪花,長約三、四百公尺,發出轟隆隆的聲音,好似要把人吞噬一般,這裡就是澎湖四大急流之一的「西流」。

 西流不僅是古時候船隻從大陸澎湖的重要航道,也是外垵漁夫的必經之地。急流加上暗礁、浮石使得這裡海難頻傳;在帆船時代的漁夫,經過此處無不膽顫心驚、備感煎熬,尤其在冬天寒冷的天氣。由於帆船不能抗衡急流,因此經過此處需盡量沿著水流較緩的岸邊,船收好舵後(怕舵打到暗礁),一兩個人就會光著上身跳下水到岸邊,拉著繩子拖著船,頂著寒風和海浪前進,船上的人則拿竹竿撐推海底的石頭。等到過了籠口,才算是安全的過了西流

 

後記一:《澎湖紀略》曾形容水流的吼聲:大吼如萬馬奔騰,鉦鼓響震,三峽崩流,萬鼎共沸,惟錢塘八月怒潮差可彷彿;觸耳駭愕。

 

後記二:澎湖的急流排序

祖先經驗相傳,澎湖海域有六大急流:一嶢、二吼、三西流、四鵝頭、五潭門、六東吉,「一嶢」指目斗嶼燈塔附近海域,「二吼」指跨海大橋下的吼門水道,「三西流」即指外垵村佛石口外的西流。但如從現場比較,此六項急流呈現出不同的風貌,其排序僅為參考,非指大小或流速等。(許剛毅口述)

 

後記三:西流何時起?何時停?

根據筆者於20108月份的觀察與記錄,對照中央氣象局海象測報中心-澎湖潮汐預報表,西流的水流與浪相,於最低潮的時間點往前1個小時,海面即起微微的皺褶,這時其範圍如同眉毛的形狀已可以看出,慢慢的水流加速,至前半個鐘頭已掀起排排的海浪,慢慢的再繼續加劇至低潮點,翻潮後繼續4個小時後,漸漸變緩,5個小時後完全靜止(漲滿潮時間點前1小時)。據耆老經驗,大潮(約29到初五)水流會比小潮快速而劇烈,秋天的水流「秋流」比較強。

 

 

c8-1:在佛石口,西流發出轟隆隆的聲音,好似要把人吞噬一般。

 

c8-2:船隻經過大片的急流,與捲起浪花沖撞。

 

c8-3西流不僅是古時候船隻從大陸澎湖的重要航道,也是外垵漁夫的必經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