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  • slider image
:::
教育111專案

好站推薦
到訪人數
今天: 261261261
昨天: 210210210
總計: 404743404743404743404743404743404743

圖片跑馬燈
國小低年級組_第六名_林宜蓁
國小低年級組_第六名_林宜蓁
幼兒組_第三名_葉騏瑞
幼兒組_第三名_葉騏瑞
國小中年級組_第一名_許庭瑀
國小中年級組_第一名_許庭瑀
國小高年級組_第四名_陳芳琦
國小高年級組_第四名_陳芳琦
國中組_第六名_黃禧年
國中組_第六名_黃禧年
國小低年級組_第一名_莊榮宏
國小低年級組_第一名_莊榮宏
國小中年級組_第二名_謝宜均
國小中年級組_第二名_謝宜均
幼兒組_第二名_王和詠
幼兒組_第二名_王和詠
幼兒組_第六名_陳郁觀
幼兒組_第六名_陳郁觀
國中組_第五名_薛宸芯
國中組_第五名_薛宸芯
:::

27. c9-西流驚濤之東西坦

c9

西流驚濤之東西坦

西流水底下到底是什麼樣子,才會讓水流如此澎湃?據討海人及潛水伕的描述,從外垵尖仔籠口沿海岸,地底平坦而淺,約10公尺,水底下是沙子。到了黑貓仔頭燈塔下突然有二排平行的大礁石,呈西北-東南走向,綿延好幾百公尺,東邊一排稱為「東坦」或「東坦仔墘」,西邊稱為「西坦」或「西坦仔墘」,東坦與西坦之間稱為「坦頂」,為較小的礁石組成,過西坦後海底直線墜落至約80公尺深,因為海底地形的落差,造成西流驚濤。東、西坦之間形成的形狀像眉毛,尤其捲起滔滔浪花時,更像是白色的眉毛,靠近岸邊的稱「眉頭」,較遠處稱「眉尾」。此處特殊的形貌,在古書有無記載?

1696高拱乾《台灣府志》記載「……,外塹之西,有東西二窩。窩者,水中高地也。東窩,潮退時離水四丈八尺闊七尺;西窩,潮退時離水二丈餘,其上傾瀉不平。」,將上述朝的度量衡換算成公尺,「東窩」約長 16公尺寬2公尺,「西窩」則為7公尺,這兩塊突出物的上部表面傾斜而不平。記載中二窩可能指的是東坦和西坦處的石礁,據耆老指出現今燈塔下海岸地勢已經下沉了不少,海岸線也慢慢地被侵蝕,其時間不過幾十年,如果再往前推算300~400年,也許東坦和西坦處在退潮時亦有浮出的可能。

後記一:筆者前陣子在Discovery節目中,看到澎湖古城、古文明的探尋專輯,突然異發奇想--這道大片突出長方形岩礁會不會是「文明古牆」!

 

 

c9-1西流起始紀錄:99年8月9日(農曆6月29日-大潮,最低潮點16:37),下午2點35分,水面完全靜止。

 

c9-2:下午3點42分,離低潮點1小時,水面已起波紋,形如月眉。

 

c9-3:下午4點1分,已漸起浪(拉近圖)。

 

c9-4:下午4點14分,起浪漸強(遠看圖)。

 

c9-5:下午5點55分,已漲潮翻流1小時多,水流波浪強勁(遠看圖)。

 

c9-6西流終止紀錄:99年8月10日(農曆7月1日-大潮,最低潮點4:51),上午8點50分(漲潮4小時後),水流已漸緩。

 

c9-7:上午9點50分(漲潮5小時後),水流已趨靜止,只有些些點點白波。

 

c9-8:上午10點15分(漲潮5小時多),水流完全靜止,渾然不知此處有大急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