線上書籍

Home

外塹小地名的故事

a7

是觀音嬤還是媽祖婆

    外垵村有三個重要的建築物:一個是建於康熙年間的溫王宮-村民信仰中心(道教),一是建於乾隆的塔廟-全台最早的燈塔,一是建於民國的慈航寺-村民信仰中心(佛教),隨著時間消逝,漸漸被人遺忘,此三者在歷史上有何關連?以下就現存證物、古書紀錄和耆老訪談這三個方向,交叉比對,釐清一段歷史故事。

  • 現存證物:
    1. 燈塔:1.庭院中的花崗岩石碑:西嶼塔燈碑記(道光八年,1828);2.在路邊及房舍的花崗岩;3.燈塔北側的碎紅磚瓦。
    2. 慈航寺(又稱為觀音嬤和佛祖寺):1.花崗岩之佛祖像與十二羅漢;2.木製碑記:慈航寺重建沿革。
    3. 溫王宮:1.廟埕兩塊花崗岩石碑:澎湖西嶼浮圖記(乾隆四十三年,1778)、刱建西嶼浮圖記(乾隆四十四年,1779);2.殿內媽祖神像。
  • 古書紀錄:
  1. 林豪,《澎湖廳志》卷十三.藝文(中):創建西嶼塔燈碑記(蔣元樞,乾隆四十三年,1778);建修西嶼塔院落成碑記(謝維祺,乾隆四十四年,1779);續修西嶼塔廟記(蔣鏞,道光年)
  • 耆老訪談:
  1. 實訪到李奶奶的時候,指出最早的佛祖廟舊址可能在塔下尾仔附近,她記得在小時候媽媽曾帶她到那裡的田地工作,並告訴她最早的佛祖廟可能就在田附近。李奶奶有次在整理田地時,挖到多塊大方石,並把兩塊方石請人搬回家鋪庭院。後來佛祖廟就搬到凱仔埔,再搬到緊鄰現在慈航寺的西邊。
  2. 李有遠老師聽耆老說,現今觀音嬤的羅漢像以前是安置在「燈樓」四面八方的牆上。
  3. 溫王宮媽祖的管理獨立於其他神明,其節慶典禮的費用皆由外垵船隻支付,不向村民(戶丁)收錢。

上述資料交叉比對,會發現許多蛛絲馬跡與緊接著的疑問:

一、《澎湖廳志》中三篇碑記與燈塔(一塊)、溫王宮(二塊)的碑文、年代相符合:1-創建西嶼塔燈碑記(1778)=澎湖西嶼浮圖記(溫王宮)、2-建修西嶼塔院落成碑記(1779)=刱建西嶼浮圖記(溫王宮)、3-續修西嶼塔廟記=西嶼塔燈碑記(1828燈塔)。

二、細讀碑記中的內容,可知修建塔廟大致情況:在清朝乾隆四十三年(1778)台灣知府蔣元樞,深感外垵西埔頂其位置對航海安全的重要性,就下定決心著手建一燈塔,作為台澎與廈門之間茫茫大海的唯一明燈。燈塔的建築形式採中國佛塔,稱為「浮圖」或「塔燈」,有七層,每層高七尺,在最高的塔頂上置油點燈。塔燈完成後,更闢建庭院,蓋了一座天后宮與公館,工程於乾隆四十四年(1779)秋天完成。完成後,請來一位住持管理,並規劃往來媽宮和西嶼停泊的船隻皆要收錢,以維持塔廟費用。經過了44年後,塔廟經歷了多次颱風破壞,傾倒破損不堪,到了道光三年(1823)重修,於道光八年(1828)完成,其管理方式與先前一樣,收船稅,並在附近購買土地耕種,且廣為捐款作為基金,希望此作法,能使塔廟能長久運行。

三、清朝末期同治年間,中國被迫開放通商口岸,往來中國沿海的外國船隻也越來越多,而澎湖因其地理位置,再度受到國際關切,多次重大船難,各國紛紛施壓清廷要改善燈塔的品質,於是在同治十二年(1873)開始會勘、製造新式(洋式)燈塔,並於光緒元年(1875)在舊塔左側安置新塔,並且拆掉舊塔等全部建築,改建洋式建築。後經歷了日本統治,國民政治來台,期間雖有改變內部燈照,但到今天燈塔的建築景觀大致維持光緒年間的樣式。

    經過上述分析,並將所有的資料證物比對後,從1779年塔廟落成、1828年重修完成、1875年舊塔拆除、新塔完成,到現在2010年,231年的演變,事情的脈絡漸漸清晰:

    231年前用花崗岩堆砌的塔廟完成後,塔燈內安坐佛祖像與羅漢像(花崗岩),其塔前建有供奉媽祖神像的天后宮,其間雖經歷整修,但上述建築與神像還留在原址,直至1875年洋人帶來新式燈塔,可能因宗教信仰不同,國情與觀念不一樣,所有原先宗教遺跡全數拆掉,至此燈塔與神廟正式分家,拆除後的花崗石,有的用於洋樓的建築,有的則到處丟棄。至於神像,由於對村民至為重要,故拆除後將媽祖神像連同兩塊石碑一起放置溫王宮,而佛祖與羅漢神像則暫時遷至凱仔埔臨時建成的小廟,後再遷至現今慈航寺。至此231年的信仰繼續在外垵流傳。

 

後記一:道光八年修建後的燃燈「鐵鍋」,據燈塔看守員說放置在洋樓的地下室,到現在已經找不到了。而乾隆四十四年完成的花崗岩「燃油燈座」,現今仍放置在燈塔庭園旁。

 

後記二:日本著名田野調查者伊能嘉矩於在1901年1月11日這ㄧ天踏上了燈塔,他勘查到燈塔中庭先前古塔留下的一片頂石,並於〈澎湖踏查〉記錄下來。依筆者判斷,其確切位置可能在現今霧砲與石碑之處,其地上還殘留一道長約10公尺的石土牆。

 

後記三:在1778年〈澎湖西嶼浮圖記〉中記載,新塔是建於古塔基地上;其後的〈刱建西嶼浮圖記〉(1779)則記載謝維祺本身至此地勘查:「…見故壘□成邱者,廣不過仞,高不越尋常,……」;以上碑文記載說明,在塔廟建造前,早已有古塔或故壘存在。筆者認為,謝維祺因實地勘查,故其所形容的「故壘」較接近事實,而非在塔廟建造前即有古塔,但亦有可能在故壘的高處懸掛燈火,作為海上塔燈功能。這些故壘可能是康熙至乾隆年間的軍事設施,如營房、烽火臺等。

 

後記四:在燈塔西邊牆外的山崖邊,立了一支十字架,上面刻「MEMORY OF Nelly.O’Driscoll 1890」的字樣。此小女孩靈魂聽說常迴盪在燈塔附近,2008年Discovery的節目中,亦提及此事,但真相如何眾說紛紜,有的說這個女孩是荷蘭人,有的說是英國人等等。從日本人的《澎湖島大觀》中〈漁翁島燈臺〉一文中記載:1895年日軍佔領燈塔,當時看守燈塔的有兩對夫妻,一對是塔長英國人加里斯與日本太太,另一對是副手俄國人必里斯與日本太太阿玉,此女孩是英日混血兒,叫做Nelly,八歲時因病去世,而埋葬於此。日軍佔領後,小女孩的父母親決定離開,留下愛女之墓,遙望大海。

   日本明治十四年(1881)到日軍佔領(1895)的13年間,英國塔長用大型西洋紙張,每天記錄燈塔日誌,共記了13本,每本有5公分厚。可惜這些資料,至今不知流落何方。

 

後記五:1779年(乾隆四十四年)在外垵新建成的燈塔,稱為「塔燈」,而不是稱為「燈塔」,它是台灣第一座燈塔,亦有可能是「燈塔」此一新名詞由來的源頭。據鍾坤利(2005),在其碩士論文〈日據時期台灣燈塔之研究〉指出,光緒17年後文獻以「燈塔」知名出現而沿用至今。但筆者比對光緒六年(1880)《臺灣輿圖並說》之「臺灣府澎湖廳分圖九」,圖上即有標示「石燈塔」,因此燈塔一詞出現可能早於光緒17年。

 

後記六:慈航寺的觀音嬤和佛祖

現今的慈航寺一般在地人稱為觀音嬤或是佛祖寺,到底最早的「塔燈」供奉的是觀音菩薩還是釋迦摩尼佛-佛祖(原先的三塊花崗石碑文並未提及),在〈慈航寺重建沿革〉中記載為石質觀音菩薩,但耆老口述:「最早的佛祖寺供奉的是石質的釋迦摩尼佛和十二羅漢,其石像的頭部特徵,應是釋迦摩尼佛而非觀音…」,但現今的慈航寺都找不到有釋迦摩尼佛特徵的石質小佛像,故其原因為何呢?將此謎題留給大家去論證……。

 

後記七:懺悔:遲來的證據

考證此篇議題時,耆老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,讓筆者很困擾,查詢眾多資料又常毫無頭緒,無法釐清連接其來龍去脈,到實地考察時,也無功而返,但資料線索的出現常來的這麼奇妙,有一天父親說他記的慈航寺有一塊木匾有記錄其始末,於是我再去慈航寺仔細的找,發現原來這塊木匾,藏身於經書櫃後面,細讀碑文後,才發現當初繞來繞去未解開的疑惑,大多已書寫在上面。(在此向佛祖懺悔:與替代役昱廷移動經書櫃時,其旁拜拜的老阿嬤,好心的說:「要搬動佛祖的東西,要先問問他」,於是我上前「擲筊」,奇了!前前後後共擲了九次,換了不同的「神杯」,結果都是NO!這下我心裡有點毛毛的了,機率是多少?但我還是很固執,硬是再用另一個方式問:「佛祖,你順我的意好嗎?」,一丟,OK!……事後想想,我為了自己的目的,虛偽應付儀式而強勢執行,實不知尊重,請佛祖原諒。)

 

後記八:慈航寺名稱的時代背景

現今的慈航寺又稱為「觀音嬤」或「佛祖寺」,依證據推論,乾隆四十四年(1779)塔廟落成,應供奉石製佛祖像(證據:小許祖牌上紀錄的石佛口這個名稱),故此時應稱為佛祖寺(清朝);到了1875年洋人拆掉舊塔,接著1896年日本人佔領澎湖,由於日本的宗教政策,在台澎只允許拜奉鄭成功(中日混血兒)和觀世音,故改奉鄭成功和觀世音(證據:現今仍有此兩種神像),稱為觀音嬤(日治時期);現今的寺廟向政府登記,名為「慈航寺」。

 

 

 

a7-1:經過第二次搬遷的觀音嬤

 

a7-2:經過第二次重建的觀音嬤,小學生(筆者)寫生圖,此畫作曾獲得日本世界兒童畫展特優獎,曾貴英老師指導。

 

a7-3:第三次重建現今的觀音嬤

 

a7-4:懺悔的證據:觀音嬤的木製碑〈慈航寺重建沿革記〉(73年12月1日)

 

a7-5:觀音嬤的12羅漢,材質為花崗岩。

 

a7-6:觀音嬤的12羅漢像,材質為花崗岩。

 

a7-7:後殿的觀音嬤

 

a7-8:溫王宮前的兩塊碑文,材質為花崗岩。

 

a7-9:溫王宮前碑文〈刱建西嶼浮圖記〉,譯文。

 

a7-10:溫王宮前碑文〈澎湖西嶼浮圖記〉,譯文。

 

a7-11:溫王宮媽祖像

 

a7-12:乾隆43年蔣元樞繪製的〈新建西嶼浮圖〉,圖中明確標示新建西嶼浮圖和天后宮。

 

a7-13:乾隆43年蔣元樞〈捐建澎湖西嶼浮圖圖說〉。

 

a7-14:位於現今燈塔西南角,葫蘆形狀花崗岩上有洞,可能為舊塔燈座,上面的洞可能為燃燒花生油的燈蕊。

 

a7-15:現今燈塔石碑

 

a7-16:現今燈塔房舍後方,一根根的花崗岩柱,可能是舊塔的建材。

 

a7-17:現今燈塔入口的花崗岩柱

 

a7-18:現今燈塔北側,地下有許多舊紅磚瓦,可能為舊塔拆除物。

 

a7-19:現今燈塔石碑旁,高起的土堆上有霧砲,可能為舊塔遺基。

 

a7-20:現今燈塔上印鑄有DAVID  M  HENDERSON  1874的字樣,此人為清朝政府聘請來鑄建燈塔的英國人。

 

a7-21:日據時代的燈塔,看守員及其家族

 

a7-22:日據時代的〈漁翁島燈塔〉資料,內敘述有英日混血兒墓碑的始末等。

 

a7-23:日據時代的燈塔

 

a7-24:現今燈塔

 

a7-25:混血兒Nelly之墓

 

a7-26:現今燈塔俯瞰透視圖